推进国际合作抗癌新药基地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使命。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首次将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载入联合国决议,这标志着“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毕晓普癌症研究所,作为新时代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军,必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资源优势,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合作开发革命性生物技术, 谋求攻克人类共同面临的医学难关,来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

首先,我们要立足本位,积极组建国际化的专家团队,逐步推进国际合作基地模式来指导研究所的基础研究、人才建设、新药研发等工作,努力把毕晓普癌症研究所打造成一个开发精准抗癌新药为目的、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基地,来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来自癌症的这一严峻挑战。

其次,要坚持以新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为出发点的抗癌新药研发之路,利用好手中的国际顶尖专家团队、高新技术平台资源、经验丰富的创业管理团队,逐步建立一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的本土科研团队。

再次,要让国际化的毕晓普癌症研究所积极融入她所在的社区,与社区通力合作,全力支持社区建设。特别是要发挥自身的国际化优势及抗癌药物研发的专长,积极协助成都地区人才、技术引进,科技文化交流,为创建国际一流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产业城做出贡献。

遵循这一发展理念,我们制定了以抗癌新药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十年规划,策划了前期研发及后期临床实验全球化的发展布局。我们组建了国际化的学术委员会及所长委员会。每个委员在自己的科学研究领域都是世界级专家。学术委员会由5位欧美院士组成,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诺奖获得者迈克尔•毕晓普医学博士担任主席,其他4位成员分别为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学家罗伯特•劳埃德院士,英国牛津大学结构生物学家詹姆斯•奈史密斯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病理学家史葛•高根教授及药物化学家凯文•徐凯特院士。学术委员会主管研究所研发大方向,评审所长委员会人员、学科带头人的去留。所长委员会由25位欧美名校青年才俊教授及明星生物技术公司总裁组成。 他们每人主要对研究所某一个特定研发项目进行指导。由于本研究所目前处于初创阶段,所长委员会成员将根据研究所科研项目进展的需要在2年内逐步到岗。目前已有4位委员投入工作。他们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肿瘤学教授迪安•费尔斯医学博士,德国卡尔•古斯塔夫•卡鲁索大学医院及德国国家肿瘤疾病中心的最高级别教授弗兰克•霍尔兹博士,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肿瘤学教授阿兰•娜井,美国抗癌药物研发公司Exelixis的副总裁达纳•阿富泰勃博士。

这个国际化专家团队不只是毕晓普癌症研究所的研发领航者,也是合作者。研究所与他们个人,他们的实验室,以及他们所在的学校搭建了多元化的合作,如信息、技术、系统、试剂分享,项目合作开发,合作项目知识产权共享,科研人员培训互动等等。这些合作让双方互惠互利。一方面,有利于我研究所快速搭建起世间一流的研发平台,加快推进我们的新药研发工作进展。另一方面,也让外籍专家们自身的研究项目得以扩展,通过利用毕晓普癌症研究所的资源及优势,让他们的科研更多产、从而为科学、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晓普癌症研究所打造的国际化的专家团队也将惠及社区,他们将是本研究所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亲善大使,是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的代言人,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关注度及可信度。他们的到来也势必加强成都地区科研人员与国际顶级双创人才的交流互动。我们一定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全球专家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共克癌症,从而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让世界更和谐,让人类更安宁。

 

 

毕晓普癌症研究所公共关系部

二〇一八年二月十九日星期一